一项试验性临床试验探索了d-苯丙胺与中风患者物理治疗的益处,但未发现该方案改善了中风后运动恢复的证据。
结果发表在2018年8月27日的JAMA神经病学杂志上,该研究是“更好地理解一种方法的又一步,这种方法可能会或可能不会最终导致一种改善康复的新方法,”肯塔基大学的神经病学和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拉里·戈德斯坦博士说。
安非他命于1887年由罗马尼亚化学家Lazar Edeleanu首次合成,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安非他命才被确定为医学上有用的情绪和能量助推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士兵们正在使用安非他命来对抗疲劳并提高士气;军方经常将药物分发给飞行长期任务的飞行员。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医学界对该药物作为一种安全和流行的抑郁症和疲劳药物的热情逐渐消退。
二十年后,当科学期刊公布一项复杂的,安慰剂对照研究的结果时,问题进入了一个循环,这项研究表明,给予安非他命和物理治疗的脑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显着改善。猫和小鼠的其他研究也表明了类似的改进。
从那时起,科学界一直致力于将这些成功扩展到人类,并进一步确定最佳功效的参数,例如:剂量,物理治疗的时间/频率/强度,但结果不一致。
戈德斯坦博士等人旨在进一步为辩论提供信息。他们的研究筛选了5个康复医院或住院单位的1665名缺血性中风患者。除标准康复外,64名参与者随机接受10mg d-苯丙胺或安慰剂,每4天接受1小时物理治疗,共6个疗程。缺血性中风后10至30天开始治疗。
主要结果定义为Fugl-Meyer运动评分变化的差异,评估运动功能,平衡和感觉的损伤指数。该研究还评估了NIH-中风量表,加拿大神经学量表,行动研究臂试验,Rankin评分,功能独立性测量,动作速度和耐力,简易精神状态检查,Beck抑郁指数和中风影响量表的变化作为次要测量。参与者在基线,治疗结束时以及在中风后三个月再次进行测试。
得出的数据显示两个试验组的基线和中风后3个月的Fugl-Meyer运动评分没有总体治疗相关差异(d-安非他命为18.65 + 2.27分,安慰剂为20.83 + 2.94分)。两组在所有次要结果测量中的比例相同,并且基于中风位置或基线严重程度的亚组没有差异。
戈德斯坦博士说,下一步是探索其他给药方案,治疗间隔和中风与开始治疗之间的时间,所有因素都是基于动物研究的重要因素。
“使用安非他命作为中风恢复方案的一部分的概念在生物学上很复杂,而且该试点专门用于探索一些复杂性。”他说。 “这些数据应该有助于阐明继续研究的参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