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把胃病不当回事了,资料证实至少有四种良性的胃部疾病可以演变为胃癌,下面具体说一下这四种胃病:1、胃溃疡:目前对胃溃疡癌变的意见不一,多认为可能发生癌变,但其癌变率不高,约在1%以下。2、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发展为胃癌,其癌变率为0-10%,我国为2%左右。萎缩性胃炎与癌变有关的因素:病变部位,胃窦胃炎比胃体胃炎癌变率高,前者可达10%;肠上皮化生,慢性胃炎伴有肠腺化生者其癌变率较无肠化者高高四倍;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可演变为胃癌。3、胃息肉:胃息肉从组织学上分为两类,既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
不得不说冰箱的发明与普及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对健康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冰箱甚至为预防胃癌立下了汗马功劳,何出此言呢?不妨来看一下。冰箱抑制亚硝酸盐转化当把新买的蔬菜放到冰箱的时候,冰箱已经默默地阻止了蔬菜中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众所周知,亚硝酸盐是导致胃癌的“头号杀手”。人体摄入的硝酸盐大部分来自蔬菜(约占80%)。如果硝酸盐暴露在空气中,可在细菌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血液中毒,致使人体出现头昏缺氧症状;同时亚硝酸盐可与人体摄入的其他食品、药物、残留农药中的次级胺反应,在胃腔中形...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因此生活中应该防止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病菌,而且感染具有家族聚集现象,那么我们该如何远离它的威胁呢?首先应该了解幽门螺杆菌存在于何处,据了解,粪便、唾液、牙垢、呕吐物中均存在幽门螺杆菌,饮用受污染的水,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密切接触、共餐,尤其是儿童在学校之间的接触及吃路边摊位的不洁食品等,均可引起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我国人口中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比例比较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仅局限于成年人,儿童也会感染幽门螺杆局,可无任何症状,但是有的患儿会出现反复发...
几乎没有人想过自己会得胃癌,包括已经确诊为胃癌的患者,都会用一种惊讶的口吻说到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自己得了胃癌,但事实却是,任何人都会有得胃癌的可能,不能固执己见而忽略了胃癌的预防,常遇到的胃癌预防误区有以下3个方面:1.认为胃癌是中老年人才得的病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诚然胃癌的发病率以中老年人较高,但据国内多家医院报道,35岁以下年轻人的胃癌发病率也已经高达6%~11%,且恶性程度较高。这是因为年轻人学习工作压力大,休息、饮食不规律,胃溃疡等胃病发病率较高,所以当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适、腹胀、隐痛、...
千万别以为年轻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胃癌并不会对年轻人手下留情,所以从现在开始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吧,预防胃癌从现在做起。多数人认为胃癌是中老年人的病,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国内多家医院报到,35岁以下的年轻胃癌患者占胃癌总数的6~11%,按我国胃癌死亡率粗略推算,每年死于胃癌的年轻人约有9000~100000人。胃癌年轻化也有其规律特点可循:(1)女性多:胃癌也偏向于年轻貌美的姑娘们,相较于中老年胃癌男女性别比为3:2,年轻人胃癌则为1:1,甚至女性多于男性,这可能与年轻女子爱吃零食和麻辣烫等不良饮食...
一般将60岁以上的胃癌患者称为老年人胃癌,由于老年人特殊的身体条件,这就使得老年人胃癌发病有其特点,只有了解其发病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预防。老年人发病特点:1.老年人易患多脏器的慢性病,经常服用多种药物,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因而容易掩盖、混淆胃癌的早期表现。2.老年人胃癌多为高位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3.老年人胃癌常缺乏慢性胃病史,有此病史的仅占1/5。4.老年人由于生理因素、其他疾病,往往使胃镜、X线钡餐等检查受到限制、检查不及时,以致延误诊断。5.在早期体检多无阳...
萎缩性胃炎如任其自然发展,有少数病例可能演变成胃癌,因此一定要采取措施认真对待,使病情保持稳定,以避免癌变,预防措施有以下6个:1.抗菌治疗:当今医学界公认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故应首先进行抗菌治疗。2.口服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能与胃黏膜的黏蛋白络合形成保护膜,铝碳酸镁,能在胃内形成膜状物覆盖黏膜面,减少胆汁反流对胃黏膜的刺激。3.治疗胆汁反流:在幽门括约肌功能障碍时或胃-空肠吻合术后,可因长期胆汁反流而破坏胃黏膜屏障,造成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而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此情况下可应用胃动力药...
胃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往往是由其他胃部疾病发生恶变而形成,这种例子非常多,甚至好多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小时候邻居家有个张伯伯,酷爱喝酒,他是个货车司机,因此除了在外拉货,剩下的时间就是在家喝酒了,印象中张伯伯一直处在醉酒状态,有时候也会提着酒来我家喝,我对他一直有些惧怕,因此见了他就躲着。后来我们搬了家,就很少见到张伯伯了,大学时期有一次往家里打电话,无意间又提到了张伯伯,可得到的消息是张伯伯得了胃癌,发现时候已经是晚期,没几个月就过世了。这件事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因为对疾病预防的漠视,好多人都未能幸...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民的死因1/4为癌症,而癌症死因的1/4就是胃癌,胃癌的高危因素,就是指患胃癌的危险性较高,发病率比正常机体高几倍,甚至近10倍的危险因素,如癌前病变、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酗酒等。如患者患有癌变倾向的良性疾病等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多发且基底较宽的胃息肉;胃部分切除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三餐时间不规律、吃饭速度过快、喜食盐高、热烫食品,或亚硝酸盐类致癌物质含量较高的腌制、熏制等,都会诱发胃癌基因的病变。长期酗酒及吸烟的人群应高度警惕胃癌的发生,因为酒精可使胃黏膜细胞发...
一旦确认了拥有家族性胃癌的遗传基因后,那么相关的家庭成员都需要提高警惕,这意味着本家族成员发生胃癌风险会比普通人群高,所以要及早做好预防。家族性胃癌的基因是CDH1(上皮-钙粘连素)基因,这种会导致胃癌的遗传基因是1998年首次在新西兰一个大家族发现,有这种基因的人日后发生胃癌的风险是70%,这是一个高得可怕的概率,那么一旦自身携带这种异变基因时应如何应对呢?家族性胃癌目前没有早期诊断方法,胃镜检查及胃活检均不能早期发现病变。对于有明确突变的家庭成员而言,年轻时死于胃癌的风险很大,预防性全胃切除是一种...
医学博士免费咨询 4000-980-586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