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术后的处理包括以下几方面:1.保持胃管通畅,持续引流,一般在术后48~72小时,肛门排气后可拔除。2.适量的应用抗生素,防止伤口感染,术后3~5天,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不高,无腹痛,无发热,伤口无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者,即可停用。3.腹腔引流管应根据引流液的多少,定时更换敷料保持局部清洁,引流管视引流量多少酌情拔除,一般在术后1周内拔除,若认定存在淋巴瘘则应持续放置。4.术后早期需用静脉输液维持营养,拔除胃管后可开始口服清淡的流质饮食,后改为流质至半流质饮食,一般在术后5---7天即可进半流质...
胃癌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处理如下:1.术后胃出血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术后24小时内,胃管内抽出少许黯红色或咖啡色胃液,一般不超过3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自行停止,属正常现象。若术后不断自胃管吸出新鲜血液,尤其在24小时后仍继续出血,均可定为术后胃出血,引起出血的原因绝大多数为吻合口出血或十二指肠残端出血。处理: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止血,非手术治疗若不能止血或出血量大于500ml/h时,应手术止血或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注入血管收缩剂或栓塞相关动脉止血。2.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原因:①胃癌患者贫血...
胃癌的特殊形式化疗包括:1.腹腔内化疗胃癌腹膜和肝脏的转移十分常见,进展期根治术后有50%的患者5年内出现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是切除部位、肝脏和腹膜表面。如果以上部位的复发减少或得到控制,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将会得到改善。有动物模型试验研究表明,剖腹术后,腹膜肿瘤种植或腹腔内立即扩散的危险性增加了,因此,手术后发生腹膜种植和腹腔内播散的危险性很高,术后早期进行腹腔内化疗是合理的。腹腔内化疗直接作用于上述复发和转移部位,使腹膜表面与腹腔内药物充分接触,药物对腹膜表面微小转...
有些患者因为胃穿孔、胃溃疡或者上消化道出血等原因进行了胃大部切除术。那么,胃切除后究竟还会不会得胃癌呢?胃切除手术,是指胃部分切除,一般只切去2/3。胃切除后并不等于不会再发生胃癌,切除后残胃得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临床资料表明,胃切除术后,患胃癌的比例为1%-11%,占胃癌总数的0.4%-5.5%,称为残胃胃癌,简称残胃癌,一般发生在手术后5-10年,以长在吻合口胃侧和胃底贲门部为最常见。产生残胃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胃切除后,胃丧失了正常的幽门功能,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和胰酶能溶解黏膜上皮细胞,加速细胞分裂...
实验证明,胃癌患者不仅细胞免疫功能缺陷,而且免疫调节能力下降,机体对胃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减退。因此,改善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在抗癌能力非常必要。(1)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①Rubra放线菌壁结构(N一CWS)可刺激巨噬细胞、NK细胞、杀伤(TK)细胞等的活力,有报道N-CWS联合IL-2单克隆抗体等治疗胃癌、肺癌均有相当疗效;②PiciKanil(OK-432)用于治疗胃癌在日本盛行,OK-432可增加NK细胞活性、自身肿瘤杀伤细胞、粒细胞等活力,促进淋巴因子的分泌:③Sizofil...
与胃溃疡类似,胃癌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梗阻及穿孔。此外由于肿瘤浸润生长反转移,可出现相应并发症。(1)消化道出血:出血的发生率约为30%,出血不一定是晚期胃癌的表现,胃癌早期也可有出血。有时出血是胃癌的首发症状。胃癌的出血多数为小量出血,或表现为粪隐血持续阳性。当肿瘤侵及较大血管时,或黏膜下层血管受到广泛浸润破坏时可发生大量呕血或黑粪。通常的止血药物对胃癌出血效果不佳,死亡率较高。(2)幽门或贲门梗阻:胃窦部胃癌常合并幽门梗阻,表现为食后上腹部饱胀、呕吐,呕吐出恶臭之宿食。查体上腹部见扩张之胃型、闻及...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胃癌手术切除率高,预后好,而进展期胃癌手术效果差,5年生存率5%-10%,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还没有公认的规范化标准治疗方案。传统化疗方案如FM、UFTM、ELF等对抑免期胃癌有一定疗效,但临床验证报告逐渐减少,联合用药的新趋势是5-FU联合铂类药物。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胃癌对化疗的敏感性相对较好。目前有效率可达40呒以上,甚至有了可治愈的病例。化疗在胃癌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辅助化疗:一些较早期的胃癌,虽已作了根治性切除术,但为避免术中播散以及术时已存在的...
对于处于胃癌0期、I期的患者来讲,根治性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术后只需定期复查,一般不需要进行辅助治疗。而处于胃癌II期~III期的患者,则需要在根治性手术以后进行辅助的化放疗。胃癌患者在手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主要指针如下。1、处于T1、N0的胃癌患者,一般术后不做化疗,但需要进行医学观察和定期复查。对早期胃癌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患者,国内推荐对于采用局部切除或胃大部切除的患者术后应进行清除Hp感染的治疗。2、处于T2、N0的胃癌患者,如术后没有高危因素则可以随访观察。但如果存在高危因素,如...
对于无远处转移的晚期局部胃癌患者来讲,常常需要进行6周~8周的术前辅助治疗,对T4aN2或T4b的患者则可适当延长,但时间不宜超过10周。但是这些初步的设计来源于晚期胃癌治疗后达到最佳疗效的常见时间点,但是否是真正的最佳时机尚需临床验证。所有接受治疗的晚期局部胃癌患者必须及时进行影像学或病理学疗效评价,推荐每4周~6周进行一次,但间隔时间不宜超过6周,以便及时了解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以便随时调整治疗策略,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针对治疗有效的患者则会根据分期和对治疗的反应程度来决定手术时机,不能因为有效而...
虽然国外许多医院都己开展手术前的新辅助化疗,国内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仍为手术治疗。但在2007年,治疗原则已有重大改变。2007年以前的治疗原则为手术加化疗,2007年以来新趋势为化疗十手术十化疗十生物治疗或中药治疗。(1)早期胃癌的治疗:这里说的早期胃癌指的是胃镜下病灶小而浅,B超没有发现胃周围淋巴结转移的思者,手术后证实这一判断。一般不需要系统的化疗或放疗,但因为手术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完全杜绝因操作引起的腹腔内播散,作者建议术中作腹腔内化疗,已有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可以减少复发率。早期胃癌的重点在于术后随...
医学博士免费咨询 4000-980-586
微信公众号